正常皮肤的真皮与表皮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规则的波段曲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中,表皮的部分会向下延伸,形成所谓的“表皮突”,而真皮的部分则会向上突出,被称为“真皮乳头”。这种精巧的结构使得皮肤在维持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了足够的弹性和韧性。
然而,当皮肤出现疾病时,这种结构会发生变化。以寻常型银屑病为例,这种疾病的皮疹病理表现为表皮的棘细胞层异常增生,导致表皮变厚。同时,表皮突也会延长,其下端形成一种类似棒槌样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变化使得皮损呈现出斑块状,给人一种浸润感。
在正常皮肤中,每个真皮乳头内都含有一个毛细血管袢,这些毛细血管以发夹状弯曲的形式存在,为表皮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因此,当皮肤受到轻微的擦伤时,只会出现少量的水或血液。但在银屑病皮损中,真皮内会出现不同数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炎症细胞会对真皮乳头内的毛细血管产生影响,导致它们不断增生、扩张、纡曲和充血。这种病理变化使得毛细血管形成类似鹿角状或线团状的结构,这也是为什么皮疹会变得非常红,并且边界清晰。
除了颜色变化外,银屑病皮损还会出现一种被称为“红色薄膜现象”的特殊表现。当刮除真皮乳头变薄的表皮后,乳头内扩张增生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出血。这种出血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是银屑病皮损的一个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