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常常把皮肤敏感与皮肤过敏搞不清楚。或者是一知半解,无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今天就带大家来详细梳理一下。
1.什么是皮肤敏感
皮肤敏感就是常说的“敏感肌”,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等客观体征。
2.如何判断是不是皮肤敏感
皮肤敏感或者叫敏感肌的表现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并不刺激也不易过敏的成分,容易出现不耐受,表现为使用日常护肤品后、遇冷遇热、情绪激动、辛辣刺激饮食后出现面部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不适症状。
可出现面部潮红,但面部红斑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数小时至一两天)。可出现面部鳞屑(就是干燥脱皮)及毛细血管扩张。
注意:单纯的敏感肌不是一种皮肤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不是说天天如此。轻度敏感肌是偶尔出现这些症状,面部红斑容易消退。重度敏感肌是经常出现不适症状,红斑消退慢。
如果持续性出现面部不适症状,尤其是面部红斑持续不退,那就不是单纯的敏感肌了,而是发展成为面部皮炎了。
3.什么是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但“过敏”这个词说明了是一种皮肤病,而不是单纯的皮肤问题。皮肤科医生经常诊断“过敏性皮炎”,也就是说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皮炎,其病因为过敏。
由于我们所说的敏感肌主要发生于面部,最多见的情况是对某些化妆品、护肤品成分不耐受,出现红斑、刺痛等不适。需要与之区分的是面部的接触性皮炎。因为如果是食物过敏的话会全身出现红疹,只有接触性皮炎才会局限在接触过敏原的部位。
面部敏感肌既要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鉴别,还要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鉴别。实际上,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虽然也涉及到免疫系统的某些反应,但本质上不是变态反应,因此并不属于“皮肤过敏”。
4.皮肤敏感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要点:
敏感肌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差和易反应性等三大特点,正如前文所说,是对很温和的物质,甚至是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即可导致皮肤出现敏感症状。
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指任何人在接触刺激性强的物质后出现的局部红斑、刺痛、灼热、瘙痒等不适反应。例如外擦酒精,任何人在感觉清凉以外都会感到刺激。用肥皂洗脸,任何人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的现象。当然,这里指的是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5.皮肤敏感与皮肤过敏的治疗
皮肤敏感的治疗:由于皮肤敏感与皮肤屏障受损有直接关系,而出现症状是由于神经源性炎症,因此治疗原则是修复皮肤屏障,抗炎。包括了药物治疗、医学护肤品治疗及医美治疗(物理治疗)。
皮肤过敏的治疗: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皮炎。因此治疗原则是抗过敏与抗炎。包括了药物治疗(口服、外用药,严重的甚至需要静脉输液)及物理治疗等。皮炎恢复期可使用医学护肤品加强保湿,修复皮肤屏障。
(1)皮肤敏感是一种临床症状,是一种高反应状态,不属于皮肤病。
(2)皮肤过敏属于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是变态反应,其中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IV型变态反应。
(3)患者自我鉴别时要注意,敏感肌的症状是波动性发生的,面部红斑是间歇性发作,一旦出现面部持续性红斑,长期无法消退,那就是发展成了皮炎。敏感肌的不适症状主要为灼热、刺痛,瘙痒不明显。而过敏则以瘙痒为主,当然也可出现灼热、刺痛与紧绷感。
(4)皮肤敏感与皮肤过敏的治疗有所区别:
皮肤敏感主要是修复皮肤屏障,对抗神经源性炎症。而皮肤过敏需要使用抗过敏药治疗,严重的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甚至是输液。皮肤敏感与皮肤过敏都可使用物理治疗,但使用的具体设备、原理不同。两者都需要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剂,区别是敏感肌要把修复皮肤屏障作为治疗重点,而皮炎可出现皮肤屏障受损,因此在恢复期可辅助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