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其患者皮肤表面常覆盖有鳞屑、红斑,并伴有瘙痒或疼痛,容易脱屑、出血。
这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可发病于全身,如四肢伸侧、躯干、头皮、手肘、后背,甚至外生殖器等都是常见的起病部位。许多患者由于错误的诊断、不及时和不规范的治疗,导致皮损面积迅速扩大、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外貌及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让患者付出了高昂的经济、时间成本。
目前,银屑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现约有700万患者受到银屑病的反复困扰,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4%~0.5%[1]。由于患者较为明显的皮损,及公众对于疾病缺乏科学认知,“谈癣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许多银屑病患者也因此常年被病耻感所困扰。他们易陷入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排斥与周围人接触,且承受着极为沉重的身心负担。
由于银屑病没有特定的病原体,也并非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直接引起,因此不具备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