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样银屑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其核心特征在于患者皮肤同时呈现银屑病与湿疹的双重病理表现。这种疾病既保留了银屑病典型的红斑、银白色鳞屑及薄膜现象,又因外界刺激或免疫异常出现湿疹样改变,如糜烂、渗出、血痂及深褐色层叠鳞屑,形成独特的“银屑病-湿疹重叠”皮损模式。
银屑病本质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正常皮肤代谢周期为28天,而患者因免疫紊乱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代谢周期缩短至3-4天,形成厚层鳞屑。当皮损受到摩擦、化学刺激或药物不当使用时,可诱发湿疹样变:表皮屏障破坏引发渗出,抓挠后血痂干涸形成深褐色颗粒状鳞屑,伴随剧烈瘙痒。这种“瘙痒-搔抓-渗出”的恶性循环常导致皮损扩散,约60%患者因顽固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诊断需结合典型皮损特征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若患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确诊:1)存在银屑病核心损害(红斑、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2)皮损表面出现抓痕、渗出或血痂;3)鳞屑呈淡黄色至深褐色层叠状。需与特应性皮炎(AD)鉴别,后者虽可能共存,但免疫学上属于不同极性疾病,且湿疹样银屑病更易出现于银屑病进展期。